酞菁绿作为一款性价比超高的常用的绿色颜料,具有优异的耐光性和耐热性,适用性十分广泛。而且酞菁绿的生产工艺简单,颜料性能稳定,是绿色着色颜料的代表颜料。
今天颜料小哥就给大家讲一下酞菁绿颜料的发展历程和酞菁绿颜料性能的概述,并说一下酞菁绿颜料的分类。
几乎所有重要的酞菁绿色颜料均是铜酞菁的卤化物,而且很难有十分确切的分子式与分子量,可以认为是由一个复杂的异构体组成,依据CuPc分子中引入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的不同,可以制备若干重要的绿色颜料品种。
1、酞菁绿的特性与品种
个酞菁类绿色颜料是在1938年合成的全氯代铜酞菁即颜料绿7(),其各项应用性能优异,至今仍为产量上仅次于酞菁蓝的重要的绿色有机颜料。1950年出现了氯溴混合卤代铜酞菁,该系列绿色颜料广泛适用于高质量油漆着色以及各种树脂(PVC、PE、PP、ABS等)的着色,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耐热稳定性。
颜料绿7(,或称全氯代CuPc)为蓝光绿色,理论上分子中可以含16个氯原子实际上只有13-15个,而且氯原子含量越高,黄光越强。分子量均大于1000,莱州彩之源颜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永固红F3RK,永固红F5RK,永固黄HR02,永固紫RL,永固桔黄G,酞菁蓝BGS,酞菁绿G等有机颜料,其中:低氯代C32H3N8Cl13Cu分子量为1024;高氯代C32H3N8Cl13Cu,分子量为1093。
颜料绿36(),为氯溴混合卤代CcPc,系色光鲜艳的黄光绿色颜料。而且溴原子的比例越高,黄光越强,其中:高溴代,分子量为1649,商品名称Monastrsl Green 6Y;低溴代C32HN8Cl7Br8Cu,分子量为1449,商品名称为Monastrsl Green 3Y。
如同酞菁蓝一样,经过卤代反应生成的粗颜料着色力低,色光暗,分散性差,必须进行氯化产物的颜料化或调整过程。酞菁绿的颜料化不同于大多数颜料品种的粉碎过程的颜料化,它是一些颗粒较大的、结晶度低的粒子(无定型)转变为颗粒小、结晶度高的产物。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酞菁绿属于伪晶型,不存在有规则的内部结构,在颜料化过程中转化为小的粒子并显示出其结晶性,莱州彩之源颜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永固红F3RK,永固红F5RK,永固黄HR02,永固紫RL,永固桔黄G,酞菁蓝BGS,酞菁绿G等有机颜料,即衍射峰明显的出现,生产中通常是将粗产物用氯,。0,。苯处理,同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或者是用酸浆法,析出时在水中加入氯,。0,。苯或二,。0,。氯,。0,。苯,搅拌挤水转相得产品。
酞菁绿的颜料化方法可有多种,诸如有机溶剂处理、醇溶处理及研磨处理工艺。溶剂处理方法是将氯化反应产物稀释、过滤、水洗,加入芳烃溶剂,如氯,。0,。苯、二,。0,。氯,。0,。苯或硝,。0,。基,。0,。苯搅拌加热,使颜料粒子表面吸附溶剂,发生再结晶作用,并可控制晶体的成长,终成为稳定的晶型粒子。在溶剂处理工艺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进一步提高其着色力,改进其流动性。
酸溶处理工艺,是将粗产物溶于浓硫酸中,生成氯化铜酞菁的硫酸盐,然后加入水中(其实可添加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析出产物。此工艺简单,收率高,但颜料粒子较硬,色光趋向于蓝光,且生成大量废酸。
研磨处理工艺是将粗产物的颜料浆状物在研磨助剂、有机溶剂,如乙醇的存在下,进行研磨或用重型捏合机进行捏合处理,后加水稀释获得色光鲜艳的酞菁绿产品。
2、酞菁绿(及)的合成
酞菁绿的合成方法,主要可分为在不同介质中的直接氯化或溴化方法,以及通过四氯,。0,。苯酐或四氯邻苯二腈缩合方法。由四氯,。0,。苯酐缩合制得的酞菁绿,分子中可含有16个氯原子。四氯,。0,。苯酐是制备异吲哚啉酮系颜料的重要原料。其合成方法可以有:将苯酐溶于发烟硫酸中,在加热过程中通入氯,.0,.气,有时需要添加少量碘作为催化剂;或将苯酐蒸汽与氯没,0,.气在FeCl3•KCl催化下于250-300℃下进行氯化反应;或将苯酐、混合三氯,。0,。苯在210-280℃催化氯化等,莱州彩之源颜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永固红F3RK,永固红F5RK,永固黄HR02,永固紫RL,永固桔黄G,酞菁蓝BGS,酞菁绿G等有机颜料,以四氯,。0,。苯酐与尿素、氯化亚铜与少量钼酸铵催化剂在硝,。0,。基,。.0,。苯溶剂中,于150-230℃下反应,可制得含氯量约为50%的酞菁绿。
酞菁绿颜料的发展历程及酞菁绿颜料性能的概述